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来源:柳州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04-12-22     |     浏览量: 11288     |     字体:【

 王三虎教授作为国内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大批长期存活的肿瘤患者。他的研究生王星写的临证日记,以动态、真实、全面、详细的笔法对此有所记录临证日记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后影响很大。王三虎教授现在长期在尊龙凯时坐诊,故给予转载,以便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参考。

《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10月27日开始连载“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时的编者按:跟师临证,是初上临床的中医师都有过的经历。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老师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他们的临证思维方法和医风医德。跟师记录病案,抄写方药,总结老师辨证用药规律,这是许多学生都做过的,但能用轻松的语言及时记录诊疗情况、抒发临床学习心得、展现医患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现将该文连续登载,希望对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有一定的启示。2003年10月9日     星期四     小雨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今天门诊最出彩的是来自深圳的胆囊癌患者。该赵姓患者年近50岁,2002年8月发病,在北京几家医院确诊为胆囊癌肝转移,失去手术机会。经其外甥女介绍通过电话于2002年9月30日起服用王老师的中药,症状得到控制,仍正常工作。半年以后大量注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1月,停用中药一星期,突发黄疸,乃于2003年4月28日专程来西安请王老师诊治。经过辨证,王老师认为热毒虽减,寒象已现,在原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软坚散结,抗癌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干姜、附子等温阳散寒药,约1月左右,黄退三分之二,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扶正的基础上驱邪抗癌,克服了厌食、发热、咳嗽、水肿、畏寒、腹胀等难关,今天患者已患病14个月,从宝鸡老家来诊,精神体质尚可,除腹水、腹胀外其他症状不明显,患者总想早日回深圳上班。王老师今天开的处方是:人参25g,熟地30g,山芋肉30g,猪苓30g,黄芪120g,鱼鳔12g,车前子30g,内金10g,海马3g,麻黄10g,茯苓80g,大腹皮30g,鳖甲30g,穿山甲12g,生牡蛎30g,水蛭12g,田基黄30g,柴胡10g,黄芩12g,生姜8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说实话,号称癌症之王的胆囊癌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个月。该患者能有如此效果,决非偶然。王老师学有素养,理论功底扎实,在癌症方面已出版专著1本,发表有关抗癌论文20多篇,尤其是“寒热胶结致癌论”的提出,理论上的创新为临床实践开辟了新路。该患者就是这种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在王老师的患者中,来自北京、山西、河南、甘肃、宁夏、海南、湖南等外地患者不少,除口耳相传外,王老师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说理透彻,思路新颖的专业论文也是患者了解他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肿瘤名家的地位也就逐步确立。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之谓乎!

 

   2003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小雨

癌毒嚣张犹可遏   中西并用办法多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就国内临床资料统计,其五年生存率仅25%~30%。今天上午门诊,有位患者张хх,58岁,西安张家堡人。于1997年4月因右侧卵巢癌行双卵巢切除术。2002年12月复查CT示:右膈下占位性病变(5.1×10.5×9.6cm3),普外科建议手术,患者拒绝。2003年13日初诊于王老师处,病历记载:卵巢癌术后肝转移,膈下包裹性腹腔积液,食睡一般,大便可。舌红苔稍厚,脉弦。方以:莪术12g,葶苈子12g,血见愁15g,猪苓20g,山慈菇15g,艾叶10g,王不留行15g,土贝母15g,白英30g,冬凌草30g,当归12g,川朴20g,大腹皮20g,人参6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利水消肿胶囊,2盒,4粒/次,3次/日。而后患者坚持复诊于王老师处,王老师辨病辩证结合,在自己“寒热胶结”理论基础上,根据寒有几分,热有几分进行寒热用药的化裁加减,同时配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方利水消肿胶囊,增强利水,减少腹腔积液。

十二诊:2003年4月18日,患者腹腔积液症状减轻,但自觉腹痛及胸,舌红苔黄,脉弦。上方去艾叶、血见愁,加:元胡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40g,黄连6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利水消肿胶囊,2盒,4粒/次,3次/日,二贝母胶囊1瓶。二贝母胶囊是王老师精心钻研古方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得。经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实验证明,二贝母胶囊在体内、体外均可抑制瘤细胞的生长,对放疗小鼠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并可抑制脾脏质量的减轻。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是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可见二贝母胶囊在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这或许也是中医抗癌的优点之一吧。

二十四诊:2003年8月28日,患者昨天CT示:肝右后叶见一不规则低密度灶(截面大小约7.3cm×3.2cm较2002年12月的5.1×10.5×9.6cm3明显缩小),盆腔下部见多个不规则软组织团块,而2002年12月11日CT示:左附件区见4.5×4.6×4.2cm3,囊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右附件区见4.6×2.5×2.5cm3性质同左侧。患者形体尚可,右腹账痛,偶有针刺感,舌红苔黄,脉沉。方以:莪术12g,葛根20g,黄连8g,黄芩12g,生草10g,乌梅12g,香附12g,白术20g,猪苓15g,云苓30g,山药30g,生牡蛎30g,夏枯草20g,小茴香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王老师认为患者正气尚可,为进一步巩固治疗当配合化疗药物,而且患者能够承受化疗,现在应当趁热打铁,每周给予5-FU口服液1瓶,安替可1盒。患者在王老师处诊疗近9月来瘤体明显缩小,当初的腹腔积液也消除。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患者情绪乐观,行动几如常人,瘤体也得以控制。对于一个患有卵巢癌6年半并肝转移的患者来说也算难能可贵了。

今天二十八诊:患者偶有左腹侧痛,背痛消失,睡眠差,食欲增,。舌厚,脉弦。上方加:茯苓50g,夜交藤30g,熟地30g,生地15g,琥珀3g(冲),血竭2g(冲),天花粉20g,徐长卿30g,白芷10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5-FU口服液1瓶,安替可1盒。虽用化疗药,却未见明显副作用,自可乘胜追击,这也是中西医结合优势的体现吧。

 

   2003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肝癌也是癌中王   健脾益气柔克刚

今天,一个14岁的肝癌患者专程来西安求王老师用中药诊治。王老师让我仔细观察舌质,并无瘀血征象。随后我对患者进行了腹部触诊,我也更清楚地感受到了右胁下及胃脘坚硬成块的症结。就肝癌的论治王老师即席发表了一通高论:“上世纪60、70年代,对于肝癌基本上是活血化瘀为主,但结果并不理想,一般1年存活率只有10%。以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才发现正气亏虚,尤其是脾气虚才是肝癌的根本病机,相应地采取扶正固本,健脾益气,疏肝理气的方法,疗效因而大幅度提高。经过我自己这多年临床体会,健脾益气确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减轻痛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瘤体,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因为我国的肝癌患者基本上都是从乙肝、肝硬化转变而来,肝功能的保护非常重要,以毒攻毒或破血克伐之品往往攻邪不足而伤正有余,况且在没有瘀血征象的情况下,是决不可以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的。气滞、痰饮和瘀血往往夹杂胶固,难分难解。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佐以驱邪,所谓留人治病,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我们常说柔能克刚就是这个意思。”我想,难怪有几个肝癌患者长年累月在王老师这里诊治,竟然貌似常人。看来中医抗癌的门径还真不少,道行也很深、很细。

 

  2003年10月16日     星期四     

谦谦君子的风度   乳病还要二贝母

记得上周五提到,给一位卵巢癌患者用了中成药二贝母胶囊,其实二贝母胶囊主要是对于乳腺癌、乳腺增生等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科研新药。我上门诊近两月来发现在王老师处复诊的乳腺癌患者大多都长期服用二贝母胶囊。我的一位延安同学,他母亲乳腺癌术后两年,国庆前我介绍他母亲到王老师处诊疗,诊断后王老师开的就是二贝母胶囊。昨天我同学专程从延安赶来,说他妈吃了二贝母胶囊后,觉得舒服一些于是再买了数盒。

二贝母胶囊由浙贝母、土贝母、山慈姑、夏枯草、蒲公英、连翘等组成,具有解毒抗癌,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癌,或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应用。也可用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等癌前病变的治疗和预防。是王老师精心钻研古方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得,经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研制而成。乳腺癌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经络痞塞,气机阻滞,痰浊瘀血内生,郁久化热成毒,或冲任失调,气血亏损,痰浊内生,阻滞气机及血行,久而成积所致。病机错综复杂,但以痰气交阻,化热成毒为主要病机。二贝母胶囊正是根据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病机,以解毒抗癌,化痰散结为治疗大法,用土贝母,山慈姑解毒抗癌,化痰散结共为君药,夏枯草、蒲公英、连翘助君药清热解毒,又均能疏肝理气以散结共为臣药。浙贝母化痰散结,消痈通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佐使药。共奏解毒抗癌,化痰散结之功

我们曾总结了应用二贝母胶囊治疗晚期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60例的临床观察,收到较好效果,患者口服二贝母胶囊,3粒/次,3次/日,20天为一疗程,连服3疗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年)实体肿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这60例晚期乳腺癌,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34例,无变化9例,病变进展5例,总缓解率达76.6%。《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第16期刊登了一篇“二贝母胶囊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原著。是由第四军医大学科研部药物研究所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二贝母胶囊对S180、EMT6瘤株的体内体外抑瘤作用。体内试验表明二贝母胶囊给药12天后,各给药组瘤重均低于生理盐水组。放射增敏试验表明阳性治疗组(5-FU化疗治疗)与放疗合并二贝母治疗组抑瘤效果接近,阳性治疗组小鼠体重减轻最多,一般状况最差,而放疗合并二贝母治疗组能有效抑制小鼠体重下降。阳性治疗组及单放疗组白细胞下降明显,二贝母胶囊合并放疗组的白细胞维持正常。化疗、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必将损伤正常细胞,引起造血功能损害,对机体也有严重损伤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二贝母胶囊在体内、体外不但可抑制瘤细胞的生长,而且对放疗小鼠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防止白细胞降低是提高放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并可抑制脾脏质量的减轻,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是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可见二贝母胶囊在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许多恶性疾病都是由良性疾病(癌前病变)发展或积累所至,乳腺疾病也不例外,当疾病处于良性阶段,就予以有效治疗,预防其向恶性发展,未雨绸缪,何乐而不为呢。二贝母胶囊对于乳腺增生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所以二贝母胶囊不但抗乳癌,而且防乳癌。二贝母胶囊仅几味平常之药,而且药性均为平和,但其功效之宏,疗效之佳真可谓温和平稳,犹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一样,有君子之风。王老师抗癌一直强调不能急于求成,稳扎稳打在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取得更好的疗效,不能仅盯在瘤体大小上,这或许也正是王老师研制出这一治疗乳腺疾病新药的原因之一吧。

 

  2003年10月17日     星期五    

辨病抗癌有专方  其中肺癌效尤长

 

长期以来,中医常用的,强调的,也是其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而往往在一味的强调辨证的同时就相对减轻了对病的把握。然而在各学科分支更加细致化的今天,如果还是只盯在传统的辨证论治上,是不利于中医各学科的发展,也逐渐会不适应医疗发展的要求,而且事实上中医历代尤其是唐代以前就非常重视辨病论治。王老师认为中医虽然是以辨证论治为特点,但实质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在辨病论治的前提下才辨证论治的。只有辨清病的不同,才能对某一疾病的病情过程、预后转归等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病因病机、才能有的放矢。王老师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长期抗癌临床工作中,对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一些癌症总结出了专病专方,疗效颇佳,尤以肺癌专方应用最多,效果最好。

今天门诊有一肺癌患者专程从河南来复诊。李хх,62岁,焦作中州机械厂人。患者于1988年11月因右颌肿物为混合瘤恶变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行手术,1989年1月再次手术,1995年复发行淋巴清扫术。2001年患者出现胸部症状,确诊肺纵隔转移,未进行手术,同年10月患者在西安抗癌俱乐部主编的《抗癌俱乐部》杂志2001年第2期上看到了王老师写的一篇肺癌病案,觉得和自己的病情非常吻合,因而于2001年10月开始照方服用了30剂,效果不错。后专程来西安请王老师亲自诊治。基本处方为:百合12g,沙参12g,麦冬12g,鱼腥草30,山豆根12g,莪术12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海浮石20g,瓦楞子20g,丹参12g,夏枯草12g,浙贝母10g,桔红8g,苍术12g,元参12g,黄芪12g,山药20g。服药1年后胸片示瘤体增大不到1cm,患者基本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高。今年3月20日患者复诊时瘤体略有缩小,后经其他医院建议于4月行介入治疗,后继续服用王老师的中药。     

今日复诊时才得知患者近一段时间服用中药时,将一服药研磨后分3天吞服,认为这样会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吸收,将药渣倒掉会浪费。有些患者也有同样的认识,认为中成药就是简单的将中草药磨成粉末而制成,其实不是这样,中成药都是经过各种工艺加工浓缩而成。而一般服用的汤药中几乎就是药物的所有有效成分,也就是说这位患者每天只服用正常剂量的1/3。或许药量不足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瘤体略有增大,即便是这样患者的基本状况仍然不错,今日就诊时患者说在焦作某医院就诊时医生不相信他患有这样的病竟有这么好的精神。今日患者精神好,口干,稍凉则咳,有白沫样痰,右手食指中指有麻木感,食可,大便干。舌红苔少,脉沉细。王老师认为在坚持肺癌这个基本病的基础上,又要辨证还要防止耐药性,所以今天换一思路。处方如下:百合12g,白英30g,元参12g,麦冬12g,海浮石20g,鱼腥草30,半枝莲30g,冬凌草30g,土贝母15g,杏仁12g,天门冬15g,百部12g,生地20g,风方15g,生牡蛎30g,山慈菇15g,当归12g,栝楼15g,黄芩15g,鳖甲30g。3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开完处方王老师再次强调不能自作主张减少服药,一定要按照要求定量服用。

医学分科愈来愈细化,疾病治疗也越来越专科化,这样要求医生也是专科医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细致的了解各种疾病,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专科医生诊断专科疾病会应用专药,这样的治疗才会更加满意。而方剂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用药,不同症状需用许多不同的中药组成,而且有时各个医生的辨证不尽相同,即使相同用药也会有差别,因为不同中药有着相同的功效,同一症状可以用不同的中药,这或许也是阻碍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只有中医各专科医生不断总结、相互交流从而得出中医专科的基本专方,在此基础上再辨证进而用药,这样才能在把握基本疾病的前提下应用基本专方,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2003年10月22日     星期三    

一衣带水秦与晋   名医缓和有后人

陕西与山西或许是一衣带水地理位置的原因,交往甚多,素有秦晋之好等称谓。医药交流更是源远流长。秦国自古多名医,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黄帝做为氏族领袖向出自先秦岐山的地方首领兼名医岐伯等询问医药问题的记录。在这意义说《黄帝内经》就是岐伯等撰写的问答体专著。商代发明汤液(也就是汤药)的伊尹,其故里古有莘国就是现今陕西合阳县百良镇的莘村。战国时期,秦国名医众多,经常应邀到国外出诊。有一次晋景公生病,病情日渐加剧,于是派人到秦国求医。医缓奉命出征,还未到时,晋景公就梦到有两个小鬼说话,一个说:名医就要来啦,我们向哪里逃哪?一个说,不要紧,我们藏在膏之上,肓之下,药不能到,针不敢扎,其奈我何?结果是医缓看病以后,很为难的说:“病入膏肓,沒有办法救治。” 晋景公大叹:真名医也。厚赐而去。医缓走后不久,晋景公便死了。这便是“病入膏肓”的由来。后来晋平公患病了,秦伯派医和去诊疗,医和诊断后说晋平公的病是沉溺女色,惑而丧志造成的。光凭医药无效,又进一步提出了“六气致病说”。可以说是中医最早的病因学说,是摆脱鬼神致病说,医巫分离之始。

其实自古陕西就名医辈出,除了医缓与医和,还有象后来的“药王”孙思邈,“药圣”韦慈藏,著有《外台秘要》的王焘,起死回生的梁革,骨科医家蔺道人,著有《济阴纲目》、《济阳纲目》的武之望、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黄竹斋等等好多陕西名医。时至今日,通讯发达,交通便利,从山西到陕西西安来看病的也不少。在王老师的门诊上,从太原、乡宁、大同、新降、万荣、临汾、介休等地来的患者人数,就省份来说,仅次于陕西。在这些患者中除了肿瘤患者,不乏其他病患者,甚至不孕症、肝炎等疾病也常来门诊,可见王老师在山西的影响不小。

 

2003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只要花开自然香   校内校外都芬芳  
  记得我曾提到过在王老师处就诊的患者有一个“四多一少”的特点,四多之一就是本校患者多,除过普通患者看中医以外,肿瘤患者也效果不错。我在2003年9月4日写过的肺癌患者任某某,就是由他在我校门诊部的儿媳介绍来的。而今天要说的是一位我校的退休老教授,张хх,女,78岁,患者1994年5月于西京医院诊断为左肺下叶肺癌,因为癌组织

与降主动脉粘连,未作手术。后行放疗,但放疗几疗程后,经检查肿块增大,期间患者出现阻塞性肺炎,不能走路,说话无力,经治疗疗效不明显,要求出院。出院后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同时患者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自然疗法、气功疗法、食疗、中药治疗,经这些自称为“综合疗法”的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肿块缩小。后患者一直坚持食疗,中药治疗,1996年患者因中风又一次住院治疗。

患者于2001年12月5日初诊于王老师处,病历记载:患者肺癌纤维化,面黄,心包胸腔积液,胸部憋闷,经抽水治疗可是积液未曾减少,反倒加重,舌苔中厚,脉弦。方以:葶苈子15g,大枣6枚,瞿麦15g,白芥子12g,薤白10g,栝楼12g,桂枝12g大腹皮20g,黄芪40g,猪苓20g,焦三仙各12g,泽兰12g,益母草15g,白英3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后王老师再次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患者症状有所减轻,。

五诊:2002年1月11日,患者面黄,胸闷减轻,舌红台薄,脉弱。方以:葶苈子15g,人参6g,夏天无15g,白蒺藜15g,瞿麦15g,栝楼15g,葛根15g,赤芍30g,枳实子15g,当归12g,炙草6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因为胸腔积液还没完全缓解,于是王老师根据病情,开了利水消肿的中成药“利水消肿胶囊”,患者自从开始服用力水消肿胶囊,胸腔积液得到有效控制,停止抽水。到今天复诊之时患者已服用利水消肿胶囊近80盒。

利水消肿胶囊是王老师在《伤寒论》治疗太阳病蓄水证的五苓散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心得提出的处方,经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制成成药。具有利水消肿,补气行气活血的功效。本方以茯苓、猪苓、泽写淡渗之品利水消肿为君药,白术健脾利水、黄芪补气利水、泽兰活血利水、大腹皮行气利水为臣药。佐以桂枝辛温通阳,外达皮肤,内行三焦,助君药化气行水为使。共凑利水消肿,补气行气活血之功。水液在体内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三焦通调等多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从病理上来看,脾肺肾气虚,推动无力,则水液运行障碍;气机阻滞则水液停滞,即所谓;“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本方以利水消肿为主,兼顾补气行气活血,主次相宜,面面俱到,所以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我们曾总结了应用利水消肿胶囊与海白冬合汤治疗恶性胸水22例,疗效较好。22例患者年龄54~73岁,均为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和西京医院门诊部经胸片或CT片确诊属于恶性胸水。均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口服利水效肿胶囊,4粒/次,3次/日。同时每日一剂海白冬合汤(海浮石20g,白英30g,冬凌草30g,百合12g,沙参12g,麦冬12g,元参12g,生地15g,人参6g,浙贝10g,桔红8g。水煎服。),28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采用实体肿瘤近期疗效通用指标,完全缓解(CR):胸水完全吸收,肿瘤缩小;部分缓解(PR):胸水吸收超过50%,肿瘤有所缩小;无变化(NR):胸水吸收不足50%,肿瘤无变化;病变进展(PD):胸水没有变化或增加,肿瘤未缩小甚至增大。治疗结果可见22例患者总缓解率(CR+PR)为77.3%。《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第18期刊登了一篇“利水消肿胶囊与海白冬合汤治疗恶性胸水22例近期疗效观察”的有关详细报道。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根据,临床应用就会得心应手,患者反映当然效果不错。

2002年3月初患者因外出,停止服用汤药,购买利水消肿胶囊40盒服用,2002年7月6日患者外出归来,第十一次复诊,患者下肢浮肿尤甚,面色偏黄,头痛,上午乏力,下午稍好,食可,舌淡,脉弱。王老师诊断后以海白冬合汤化裁,并让患者继续服用利水消肿胶囊。至2003年3月患者以海白冬合汤为主,坚持服用利水消肿胶囊,浮肿消除,诸证减轻,而后患者出现过感冒、头晕、失眠、口干等病症,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今天患者二十九次复诊:胸闷,气短,头晕好转,大小便不能很好控制,舌红苔中厚,脉弦。方以:蝼蛄6g,茺蔚子12g,水红花子15g,茯苓30g,桂枝10g,白术20g,猪苓20g,泽泻20g,柴胡12g,黄芩12g,半夏12g,生姜6g,人参10g,黄芪40g,葶苈子15g,半边莲30g,白英30g,车前子20g(包)。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说起来该患者已在王老师这里看了近两年,心包积液及胸水得到有效控制,未再抽过一次水。期间还到外地旅游。

现在患者生活仍能基本自理,每次到王老师处复诊都是自己走来,人们常说“张教授也是四医大的一个奇迹呀”。一位年近80高龄的老人家,面对病魔坚强的斗争了十年之久,还继续着,她那种毅力,那种精神,我们的患者没有启发吗?

    2003年10月24日     星期五    

以爱己之心爱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  

王老师的座右铭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这不就是“医乃仁术”的反映吗?作为医生就是要有仁爱之心,应该真正从患者利益出发,替患者着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医术,为患者排忧解难。

上门诊以来我渐渐觉得,癌症患者不但身体承受着病痛的煎熬,经济上也遭受着巨大的压力。大部分癌症患者要进行手术,定期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长期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比较昂贵,患者又不得不坚持治疗,到头来,有些患者并非疾病本身而是因为无钱支付医药费用而中断治疗,以至疾病恶化……相比较放化疗,中医药抗癌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而且中医药抗癌在取得与其他治疗相等疗效的同时,费用相对较低。王老师给患者开药时在具有同等功效的药物中尽量开便宜的,象虫草、鹿茸等较贵的药材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开的。王老师经常说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层含义就是说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不替患者长远的支付能力着想,到后来不是疾病而是金钱将患者打倒。在我们门诊俱乐部会员不挂号,由于多种原因,开完处方拿着处方到别处抓药时常发生,而王老师尽管也觉得还是在门诊部取药能保证质量,也能为门诊部的健康发展添一把力,也还是对所有的患者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他认为癌症治疗不仅仅是用药得当就能取得好的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考虑患者机体长期的耐受性,照顾患者经济支付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医生能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真正为患者着想,对患者有一颗仁爱之心,那么患者的痛苦就已经减轻了几分。当然,王老师的医德思想还体现在多个方面,也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病痛。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定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2003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多云

岂能尽随患者意 但愿不负医生心

“王教授我真的不好意思再说,‘心口’还是烧的。”一位患者如是说。原来是复诊第24次的陈хх,她女儿的公公因患肺癌以前就是王老师的老患者,以后又带她患肺癌的母亲找王老师诊疗。王老师微笑着回答:“象你这效果已经不错了,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

癌症是人类至今还没有攻克的“绝症”,危害着众多患者的生命,也牵动着无数医生的心。患者得病,当然想完全康复,医生治病,也想完全根治。可是对于癌症这种疾病,无论患者及家属还是医生也只能说是尽心尽力。患者又笑着说:“我也感觉比没吃药时好多了,但总想着能全好。”王老师一边号脉一边答:“记得你4月份第一次来的时候,身体蜷缩成团,精神萎靡,食之不下,双眼无神,现在呢?”我再次仔细观察,只见患者状如常人,精神较好,双眼明亮。患者的女儿赶紧说:“你没在王教授这吃药时,一月抽3次水,现在也不用抽了,咳嗽了十来年,现在也好多了,能吃能喝能睡的,多亏了王教授……”说话间我接过病历准备书写,王老师又对患者说:“不能心急,现在情况不错,要在保持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慢慢调理。”

病历写道:2003年4月17 日初诊,患者咳嗽十余年,加重3年,一月前胸部憋闷入院治疗,抽胸水3次,CT示左肺下叶可见1.0×1.8cm不规则高密度灶,左侧胸腔积液,有慢性乙肝史,肝硬化代偿期,又患帕金森综合症,现在精神低迷,胃脘痞满灼烧,口干,食欲差,睡眠不佳,大便干。舌光少津,脉弱。看来患者的确疾病多,问题比较复杂。当时的处方为:西洋参10g,百合12g,麦冬12g,玉竹12g,葶苈子18g,生地20g,栝楼15g,元参12g,白芍12g,鳖甲20g,青蒿12g,知母10g,地骨皮10g,丹皮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口服利水消肿胶囊1盒,4粒/次,3次/日。患者坚持服药,诸症逐渐缓解,但胃脘痞满灼烧仍没有完全缓解。所以患者开始就说“心口”还是烧的。

患者想完全治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必须要切合实际,毕竟当前癌症治疗要达到患者想象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有些患者即使通过治疗,最终会因为种种原因再也不能享受第二天的阳光。医生一时之间还不可能把各个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能的话癌症也不会被称为“绝症”了。但是在某一时间内解决一定的问题,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肿瘤医生如能做到这一点,患者和家属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即便那位女儿的公公后来也去世了,可是家属能够看到患者在患病期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是能够或多或少的解决,痛苦还是降低了,生活质量比起不用药提高不少,在患者减轻病痛的同时家属心里也得到了几许安慰,她才会带母亲继续来就诊。真可谓: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呀!

  注::王三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9月晋升教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肺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共发表论文140篇,主编、参编书籍10部,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现承担省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会等职务。第四军医大学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现聘为尊龙凯时特聘教授,在尊龙凯时长期坐诊。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周二、四、六全天(每月18日休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