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来源:柳州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04-12-07     |     浏览量: 10453     |     字体:【

     
    王三虎教授作为国内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临床经验丰富,有一大批长期存活的肿瘤患者。他的研究生王星写的临证日记,以动态、真实、全面、详细的笔法对此有所记录临证日记在《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后影响很大。王三虎教授现在长期在尊龙凯时坐诊,故给予转载,以便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参考。

    《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10月27日开始连载“中医抗癌进行时——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时的编者按:跟师临证,是初上临床的中医师都有过的经历。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老师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他们的临证思维方法和医风医德。跟师记录病案,抄写方药,总结老师辨证用药规律,这是许多学生都做过的,但能用轻松的语言及时记录诊疗情况、抒发临床学习心得、展现医患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现将该文连续登载,希望对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有一定的启示。

      

    2003年9月3日     星期三   小雨

    眼观大局胸成竹  瞻前顾后不为错

    历代都有凭望诊、切诊来断预后决吉凶而闻名的医生。尤其是号脉,社会上颇多神秘色彩。其实,切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无庸置疑的。今天,一位表面看来无大碍的癌症患者,王老师在号脉后让我仔细体会。下班的路上,才给我讲了这个患者预后不佳。我虽然号出脉弦数,但不知何以预后不佳。王老师侃侃而谈,清代名医陆九芝说“数脉,非热甚,必虚极”,可谓一语中的。西汉名医淳于意就记载了一个食道癌患者脉数而预后不良的病例,东汉名医张仲景则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数脉不时,则生恶疮。”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回去一翻书,王老师2002年就在中医界最有影响的《中医杂志》上发表过“肿瘤的中医预后判断”的论文,难怪胸有成竹,引经据典。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批评有些医生遇到危重病症“瞻前顾后,自虑吉凶”,这是说医生不能遇到病危先考虑自己,患得患失。假如医生是为了患者的长远利益,胸怀全局,眼界开阔,不为眼前的现象所局限,通过四诊对病情的整个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充分考虑前因后果,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样的“瞻前顾后”才正是高明医生之所为。

    2003年9月4日     星期四   小雨

    病魔虽恶降有方  医患配合日月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00年肺癌无论从患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肺癌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也居高不下,肺癌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10个月。据我这些天的观察,王老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以肺癌效果最好,复诊病人最多,患者满意度也高。今日门诊,肺癌患者就有6位,分别为第20、23、37、1、26、1次就诊,而且其中2个初诊患者均为原先的肺癌患者介绍而来。目前西安城内在王老师处治疗的肺癌1年以上的患者就有60多位。

    这位第23次复诊73岁高龄的患者,现在每日早上能坚持跑步及行走4000米,真让人出乎意料。任хх,男,西安南郊军干所人。2002年1月23 日经在第四军医大学门诊部工作的儿媳介绍到王老师处求治。病例记载:患者左肺中心型癌确诊3月,放疗后病灶缩小。为配合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治疗,并防止复发、转移,前来就诊。患者形体可,饮食时有吞咽不适,睡眠一般,大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方以海英百合汤加味:海浮石30g,白英30g,百合12g,生地15g,熟地20g,青蒿20g,鳖甲15g,浙贝母10g,元参12g,麦冬12g,桔梗10g,生草6g,冬凌草3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而后3次复诊,顺利完成化疗2个疗程。四诊:2002年3月27日,患者化疗结束,精神一般,胸胁痛,食后腹部不适,大便稀,舌苔薄黄,脉滑。仍以海英百合汤加减:海浮石30g,白英30g,元参12g,麦冬12g,瓜蒌15g,八月札12g,半夏12g,苡米30,杏仁12g,柴胡10g,黄芩10g,元胡12g,沙参10g,人参10g,女贞子12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后复诊诸症减轻,但2002年12月期间出现了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王老师辨证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并以三子养亲汤,和小陷胸汤加减。逐渐症状减轻。后患者2周1次连续复诊22 次,几无不适,状如常人,每天早上跑步1000米。今年7、8 月患者因天热停药在家休息。

    二十三诊:患者停药两月,2003年8月19 日x 射线检查示:左肺中心型肺癌,与2003年3月10日,及2002年15日比较,无明显变化。患者面红,精神较好,食可,睡眠佳。咳嗽,偶有粘痰。舌红,苔中黄厚,脉滑数。但患者自述停药两月期间总觉不舒服,没有服中药时身体好,那时有着用不完的精神,尽管如此,现在每日还能坚持跑步并行走4000米。辨证:热毒未清,死灰复燃,痰热又盛。法当:清化热痰,解毒抗癌。方以:海浮石30g,白英30g,百合15g,生地15g,生石膏20g,青蒿12g,鳖甲20g,黄芩12g,沙参12g,麦冬15g,山豆根10g,鱼腥草30g,杏仁12g,猫爪草15g,蛇莓15g,冬凌草30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该患者从确诊到如今已近2年,生活质量如此之好,确属不易。窥一斑而知全豹,抗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医生要有正确的方法,一方面患者要有持之以恒,配合医生,坚持治疗,战胜病魔的决心。假如肺癌患者都能这样岂不皆大欢喜。

    2003年9月5日     星期五  中雨

    天晴还要防天阴  形势大好莫轻敌

    秋雨滂沱,陕西遭遇了40年来最大的洪灾,50条河流发生洪水,八百里秦川首当其冲。路上行人稀少,但是15个患者还是让我们整整忙了一个上午。

    张姓肺癌脑转移复诊患者,男,50岁,冒雨从临潼赶来。这位患者在王老师处已诊疗3月有余,初诊之时,已肺癌脑转移,只作过1次化疗就单独用中药治疗。刻诊:患者精神好,偶觉左胁下微痛,心慌,食可,睡眠佳,自述不愿一人在家独处,前几日步行二十余里,到邻村唱戏。回来后自觉心情舒畅,浑身有劲。王老师在给这位患者诊疗后,特别强调病情好转之时,必须乘胜追击,加强治疗,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转移,建议下1次复诊时预备些钱,准备注射1~2个疗程的鸦胆子乳注射液。王老师耐心说明病情见好之时,是治疗的大好时机,这时足量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如若掉以轻心,减轻或停止治疗则会前功尽弃。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癌症这种恶性疾病,就如同强大而且狡猾的敌人,决不能轻视它或忽视它。敌人强大时,我们能容易发现它,这时我们能有的放矢。但如果敌人狡猾的隐藏起来时,这时人们往往轻敌,忽视敌人的存在,不采取措施,而敌人积存实力,日益强大,卷土重来就将会酿成大祸。肿瘤的病因病机极为复杂,盘根错节,久攻不下,所以治疗起来就需要医生和患者耐心的对待疾病中的每个问题。不能见好就收,半途而废。

    作为一个医生,能在治疗非常顺利的情况下居安思危、沉着冷静、崇辱不惊、顾全大局不仅有儒将之风,也反映了他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情怀。

    2003年9月10日     星期三     

    肿瘤缩小固然好  生活质量很重要

    对于肿瘤的治疗,主要就是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和中医治疗。但是不是对于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期都可以应用这些治疗呢?那倒未必。

    今天上午,患者较多,谈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化疗”的。第一位患者是蒋先生,西安人信号厂人,肝癌一年,自确诊以来就一直在王老师处中药治疗,未进行其它治疗,今日复诊,一切情况良好,近日已由汤药改为中成药治疗。而另一位直肠癌患者,张女士,西安北郊人,这是第2次复发,自觉患处疼痛不适于6月初诊于王老师处,服中药期间一般状况良好,仍然能基本坚持日常工作。可是8月底患者在其它医院进行化疗,一疗程6次,患者在化疗第3次结束后,患处疼痛难忍,阴道流出较多分泌物及血液,于是停止化疗。今日就诊之时,患者面色偏黄,表情痛苦,疼痛难忍。最后一位患者乳腺癌,李女士,西安人。患者说要定期化疗,于是昨天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为1.8×109/L,有的医生建议打升白针,使白细胞达到正常后进行化疗,患者不知如何是好。王老师说化疗有作用,难道中药就不抗癌吗?手术治疗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是必要的,化疗放疗都是有一定适应症的,对于敏感患者,而且副作用小的,我们支持化疗放疗。可是如若副作用较大,或体质难以承受,利少弊多,就不要勉强化疗,因为即使经过化疗肿块缩小了,可是人的身体也垮了,甚至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岂不本末倒置。以前发达国家判断肿瘤治疗效果都是根据实体瘤的消失或缩小,而现在他们往往也强调临床得益,也就是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得到了什么好处,生命质量是否提高,而实际上这正是中医扶正祛邪,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思想和长处。

    2003年9月11日     星期四     

    中药抗癌是块宝  毒副作用要明了

    中医抗癌有着自身的长处,有一些患者甚至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才吃中药的。其实并非如此,王老师认为抗癌中药中也有2/3是有毒副作用的,对于以中药治疗的癌症患者来说,由于应用有毒中药的机会多、品种杂、时间长,中药的毒副作用已经是不容漠然置之的问题。

    王老师长期中医抗癌的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抗癌中药毒副作用有着自己的认识。据临床观察发现,已知的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有300种左右。常见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全身中毒反应、脏器功能损害、药物性过敏反应、身体不适等。而中药本身有毒,辨证用药不准,药物配伍不当,剂量疗程失度,药品质量不高是抗癌中药毒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尽管中药是有毒的,但并不可怕。首先,中医就是利用中药的毒性、偏性来治病的。对于癌症而言,完全、绝对安全的药几乎是不存在的。其次,人体本身是有一定的排毒、解毒功能的。何况多少年代以来,人体对中药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适应性。另外,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入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黏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目的。因此总的来说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为少。如何利用有毒中药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摆在所有中医理论与临床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保证药品质量,改进剂型,改变用药途径,停药、解毒都是应对之法,还有排毒方法也可一试,如:泻火通便排毒法、利尿祛湿排毒法、发汗排毒法、饮食排毒法、涌吐排毒法、针刺放血排毒法等6法,可依据情况不同而选用相应方法。更重要的是肿瘤医生责任不轻,因为肿瘤患者年龄大、宿疾多、体质差,思想负担重,经不起摔打。要进一步研究抗癌中药毒副作用产生原因、表现和防治措施,预防为主。同时要提高医生的辨证论治能力,进一步完善医生的诊察和决策能力,分清标本主次,讲究药物配伍。

    当今中医抗癌领域不断扩大,疗效逐渐提高,选用中药抗癌的患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充分认识和研究抗癌中药毒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从而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可以说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2003年9月12日     星期五     

    复发转移重预防  四大方针帮大忙

    继上一个星期天接受采访之后,今天西安电视台又要采访王老师对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转移方法,因为患者较多,让记者等了近2小时,12点以后才开始了采访。

    王老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肿瘤复发的方法。他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一般来说,对于恶性肿瘤能进行手术的尽量手术。这样不仅给彻底治愈打下基础,也大大减轻了患者日后的治疗负担。但是,手术,即使是较早的发现,彻底的清除,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分析肿瘤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而避免和消除这些原因,进而就身体的整个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与健康的距离,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使身心彻底地恢复健康。当然,还要避免那种忧心忡忡,包袱太重的不良情绪,或不问青红皂白滥用补药,或仅凭道听途说就迷信广告药,把身体放在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轻率行为。

    再者,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属于发现早,肿瘤体积小,浸润表浅,手术得以彻底清除,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平素体质好的情况,一般不必盲目地进行化疗和放疗,因为在此种情况下几乎是大炮打蚊子,徒伤无辜。相反,若手术不彻底或姑息性手术,那么,借助体质尚好,能耐受放化疗的有利时机,依据不同的病种选用局部或全身的放疗、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肿瘤的数量级很有必要。这里有两种情况需要有所区别,一种是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就尽可能地按疗程完成。另一种是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就不一定要把放化疗作为唯一手段,至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应该适可而止,择善而从。综合运用生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第三要辨证论治,纠正亚健康状态,因为恶性肿瘤的产生和发展绝非一日之功,即使手术切除了肿瘤,但并没有解决产生肿瘤的病理基础,这种看来已无大碍的人,可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找出其潜在的症结,从而为治疗找出思路。中医的长处就在这里,也是中医看问题的角度和诊察方法的特殊性的体现。实际上就是考虑如何能使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恢复健康。健康人就有防止癌症产生的正常机能。所以,恢复健康就是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唯一途径。当然,恢复健康并不是一补了之,这就要有上述见微知著,抽丝剥茧,当补就补,该泻就泻的明察秋毫、胆大心细的本事了。

    最后要做到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肿瘤术后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密切观察动态变化,防微杜渐,及时调整预防和治疗方案,可以达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的境界。就肿瘤的转移来说,王老师认为,积极、正确、系统、有效地治疗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2003年9月17日     星期三     

    能挽狂澜于即倒   可扶困危于仁寿

    王老师在肿瘤临床上最常用的药就是人参,他认为人参作为大补元气的名贵中药,历史悠久,作用强大,成分复杂,适应面广,不仅能扶正气,而且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又能解诸药之毒,一药三用,对于恶性肿瘤这种病机复杂、病情危重的大症而言非常合拍。王老师指出,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开人参抗癌之先河。即“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用半夏、人参、白蜜治疗胃癌、幽门癌一类疾病所致之呕吐。继之,南朝陶宏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就有人参“除邪气……心腹鼓痛……通血脉,破坚积”的记载。唐代著名军医李绛的《兵部手集方》则以其过人胆识,用大剂单味人参治疗胃癌、幽门癌一类疾病所致呕吐的垂危之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将人参列入症瘕积聚的主治药物之一。明代医家张璐首倡大剂人参治疗乳癌。因为中医认为,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弱是形成症瘕积聚等恶性肿瘤的内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制剂以及人参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的多种皂甙、人参多糖和人参挥发油均显示有抗肿瘤作用。人参多糖可能是由于其调整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荷瘤宿主增强了抗肿瘤能力而显示其抗肿瘤作用,人参皂甙则可能是由于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使其生长受到抑制或逆转,也可能是通过对代谢的影响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从而使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人参挥发油可能是由于抑制了癌细胞的核酸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实验还表明,人参除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外,也是抗肿瘤药的增效剂。还能降低抗肿瘤的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及毒性。王老师强调:在充分看到人参抗癌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参的毒副作用。人参的毒性尽管很小,但服大剂量人参粉,可出现玫瑰疹、搔痒、头痛、眩晕、体温升高等。口服人参糖浆,每日0.3g以上,长期服用,可致失眠、欣快、头痛、心悸、血压升高和体重减轻,少数人表现抑郁,称为“人参滥用综合症”。出血为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所以,单味人参禁用于实证、热毒壅盛、湿热阻滞等证。在适当配伍下才能用于虚实夹杂证。对体质壮实者,或天气炎热时应用要谨慎。《现代保健报》曾以“良药用武之地常在”为题报道过王老师这方面的事迹。正因为王老师对人参有十分全面的认识,所以临床应用得心应手,常能达到挽狂澜于即倒,扶困危于仁寿的良好效果。

    2003年9月18日     星期四     中雨

    稳扎稳打疗效好   运用经方有门道

    王老师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稳扎稳打。肿瘤患者的病情复杂,不能急功近利,想一下子就取得疗效,王老师一直强调要先培植和顾护患者正气,在此基础上逐渐取得疗效,抗癌同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今天上午门诊,最叫我难以忘怀的是这个坚持门诊1年半,复诊39次,并用经方泽泻汤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的肺癌患者。麻хх,男,74岁,西安хх设计院退休干部。患者于2001年7月发现左肺癌(周围性),后手术切除左下肺,病理检查为鳞腺癌,后化疗4次。2002年3月28日初诊于王老师处,病历记载:患者形体尚可,眼睑微肿,脱发,咳嗽有痰,泡沫样,色灰暗,咳之不利,伤口处疼痛拘紧,乏力,食可,睡后易醒,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舌厚稍黄厚,脉滑。方以海白冬合汤加味:百合12g,生地20g,熟地15g,元参12g,川贝母10g,桔梗10g,生草10g,麦冬12g,白芍12g,当归12g,白英30g,海浮石30g,冬凌草30g,女贞子10g,人参10g,黄芪30g,灵芝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并给以肺癌转移因子30支。后患者一直复诊于王老师处,期间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伴有其他一些时而减轻时而加重的症状,王老师在稳扎稳打的原则下,以上方为基本方,根据症状随证加减。复诊期间患者基本情况良好,各症状逐渐减轻,2003年3月27日患者第34次复诊,正好是患者在王老处诊疗一年,病历记载:患者神志清,呃逆减,大便偏干,乏力,舌淡白,苔稍厚,脉弦。作为一位肺癌患者一年来通过中药的调理先前的症状都有所好转或消除,疗效是不错的。正是因为王老师用药平和,先稳住病情不至于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兼顾患者全身情况,不至于在抗癌的时候把人体击垮了,所以在此基础上才取得更好的抗癌疗效。

    但是,肺癌这种病本身是复杂的,复发转移率较高,患者于2003年4月8日因记忆力下降,前往西京医院检查CT示:左枕顶叶可见一略高密度影,边界欠清,肿块密度比均匀,内可见液性低密度影。结和病史考虑脑转移。后于唐都医院行γ刀治疗,7月出院。2003年8月21日,患者再次复诊于王老师处,病历记载:患者头晕,微咳,有灰色块状痰。食欲欠佳,睡眠不好,梦多,全身困乏无力,自觉体重逐渐下降,偶有手颤。舌红苔厚腻,脉弦。属痰浊上蒙清窍,法当化痰通窍为标,扶正益气为本兼顾糖尿病,处方:瓜蒌15g,夏枯草15g,苍术12g,元参12g,黄芪30g,山药15g,土贝母12g,山慈姑12g,石菖蒲12g,远志6g,人参8,海浮石20g,焦三仙各12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而后复诊仍以头晕为主,王老师在上方基础上加味:旋覆花12g(包),竹茹12g,代赭石12g,天麻12g,全蝎4g,蜈蚣2条。头晕有所好转,但效果仍不理想,2003年9月10日复诊王老师又加了三味药:泽泻30g,白术12g,半夏30g。仅三味药,原方就变为以泽泻汤为主方,而泽泻汤是治疗头晕的经方,不知疗效如何。今天患者39次复诊,精神好转,面色红润,行动自如,头晕霍然消退,自述几如常人,呃逆亦减,舌上齿痕已不明显,食睡均可,舌苔薄,脉滑。效不更方,稳中有升,继用上方再观疗效。从泽泻汤之良好疗效中,使我体会到经方的真正价值,谁谓古方今病不相能?

    2003年9月19日     星期五     

    痰热胶结毒邪盛   口服注射同进行

    对于肿瘤这种疾病,尽管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有时治疗也不尽人意。今天上午门诊,有位患者杨хх,男,60岁,西安后村人。于1999年10月19日在交大一附院病检诊断为“咽部”恶性大细胞型淋巴瘤,进行根治性放疗。2003年4月复发,2003年718日初诊于王老师处,病历记载:患者发烧近半年,高温至39.4℃,平时抗生素治疗,口干,咽干,心烦,吞咽困难,食少,声音嘶哑3日,睡眠一般,困乏无力,畏风。舌淡红苔厚,脉弱。辨证当属痰热胶结,毒邪至盛。法当:清热化痰,解毒抗癌。方以:苍耳子10g,山豆根10g,麦冬12g,元参12g,半夏12g,桔梗10g,桂枝10g,土贝母10g,玉蝴蝶10g,射干12g,白僵蚕10g,青蒿12g,鳖甲12g,知母10g,人参10g,地骨皮10g,生草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以观疗效。

    三诊:2003年9月2日,患者发烧有所控制,咳嗽有粘痰,吞咽困难,大便可,舌苔厚(染黑),舌红,脉弱。上方去桂枝,加: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胆星8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再观疗效。

    四诊:2003年9月12日,患者发烧降至38℃,面颊有红斑,五官科诊断“会厌水肿”,声嘶,舌苔厚腻粘黑,脉滑。方以:胆星8g,天竺黄10g,山豆根10g,竹茹12g,牛子12g,夏枯草30g,连翘15g,半夏10g,二花20g,黄芩12g,瓜蒌15g,半枝莲50g,沙参12g,海浮石30g,生草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今天五诊:消瘦,面颊有红斑,食少,嗜睡,困乏无力,仍时发热。舌苔中厚而黑,脉弱。王老师认为在痰热毒邪胶结,难分难解这种情况下,在调整口服汤药时,还要考虑注射剂的应用以加强药力。方以:胆星8g,天竺黄10g,山豆根10g,竹茹12g,牛子12g,夏枯草30g,连翘15g,半夏10g,二花20g,黄芩12g,瓜蒌15g,半枝莲50g,沙参12g,海浮石30g,生草10g,焦三仙各12g,内金15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并给以“肿节风”注射液20支,每天2次,每次1支,肌肉注射。“肿节风”注射液具有抗癌,消炎,止痛等功效。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口服药和注射液同时并用,能否有助于病情好转,我将拭目以待

    2003年10月8日     星期三     多云

    坦途之中有泥泞  清利湿热兼温通

       由于王老师出差加之国庆长假,门诊休息了三周。王老师出差前给患者都开了三周的药,或许大多数患者养成了每周复诊的习惯,三周没来复诊便有些着急,今天上午门诊患者有21人。虽说患者较多,但王老师仍耐心地望、闻、问、切,认真开方下药。今天值得记述的是2003年8月21日的日记中写到过一位冯先生,当时记的是“寒热胶结可化解,峰回路转入坦途”。今天是他第49次复诊。近50天来,冯先生来诊3次,8月28日自述气短,胸部疼痛,热退身凉,舌偏红,脉滑。此乃肾虚之象明显,在8月21日方剂基础上加海马3g,山芋肉30g,元参15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9月17日患者声音嘶哑,困乏无力,舌苔根厚,脉左尺滑。此属湿热下注,当以清利湿热。在上方基础上加苡米30g,苍术12g,云苓20g,桂枝6g。1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患者的病情稳定并逐渐减轻,病机也由复杂到单纯,但在平稳之时并非万事大吉,现在仍存在以湿热下注为主的问题。所以原方加苡米30g,苍术12g,云苓20g,以增强清利湿热,而又加温阳之桂枝6g,此乃王老师用药巧妙之处。这位患者的基本病机是寒热胶结,治疗的基本方法是寒热并用,所以加温阳之桂枝是谨守寒热胶结的病机,这是原因之一。清利湿热之时佐以温阳之品,有助于清利湿热之功这是另一原因。今天复诊,患者自述病情平稳,情绪好转,屁多而且奇臭无比,小便不利。舌苔根厚腻略减,脉滑。上回说到寒热胶结往往是在寒热错杂、寒热并见的基础上,与有形之邪相合,日积月累而成积化毒致癌。这种癌毒才是恶性疾病的本质所在。那么矢气多而臭或许就是毒邪的排泄。此次湿热未清仍当清利湿热,上方加律草12g。1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律草具有清利湿热之效,同时兼有抗癌的作用,是王老师常用药物之一,疗效颇佳。看来清利湿热之时要兼用温通之品,病情稳定之际不能掉以轻心。

      注::王三虎: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9月晋升教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肺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共发表论文140篇,主编、参编书籍10部,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现承担省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会等职务。第四军医大学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现聘为尊龙凯时特聘教授,在尊龙凯时长期坐诊。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周二、四、六全天(每月18日休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