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柳中医感染性疾病科】感冒后久咳不愈,可能是感染后咳嗽!

来源:柳州市中医医院     |     作者:管理员     |     更新时间:2024-03-01     |     浏览量: 808     |     字体:【

近日,柳州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道门诊接诊了多名咳嗽患者,他们抱怨道:“感冒之后一直咳嗽,本以为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但咳了3周了,还是不见好转,这可如何是好?”

“有可能是感染后咳嗽。”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泽鹏在了解病情后说道,“亚急性咳嗽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感染后咳嗽’,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持续3~8周,需考虑本病可能。”

1.“感染后咳嗽”是什么?为什么服用“消炎药”都难见效?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多数情况下该病为自限性疾病,能够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可能发展为长期、慢性咳嗽。

为什么会一直咳嗽呢?原因在于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使其变得更加敏感,出现气道高反应,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刺激产生咳嗽,若患者既往有类似的病史,或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则更容易导致感染后咳嗽的发生。

该病大部分是在病毒性感冒后出现,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消炎药”指的是各类抗生素,其主要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对病毒性感染后咳嗽没有明显的效果;且感染后咳嗽发生时,病原体大都已经被消灭了,使用抗生素并不适宜。

2.如何判断是否是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多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出现,其他症状均消失,咳嗽仍持续,多表现为咽痒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通常持续3~8周。

若咳嗽较轻微,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等待其自愈即可;若咳嗽较重,明显影响日常起居,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完善X线胸片、肺功能、血液化验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返流病等,再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疾病迁延不愈,形成顽固性咳嗽。

3.感染后咳嗽该如何治疗?

我国2021年最新发表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感染后咳嗽,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使用镇咳、祛痰等西药进行短期控制,但目前西药针对感染后咳嗽的药物有限,单纯使用镇咳药等效果一般,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更好的办法。


中医治疗感染后咳嗽

中医认为感染后咳嗽属于“咳嗽病”等范畴,《素问·风论》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 感染性咳嗽作为外感咳嗽的一种特殊类型,无论是风寒、风热亦或是风燥,无外乎“风邪犯肺”,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中医所讲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有“通调水道”的作用,当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侵袭肺系,肺气失司,本就缺水、干燥,风可胜湿化涩,在风邪的持续刺激下,肺气逆乱则发为咳嗽。

中医治法以祛邪利肺为原则,通常将感染后咳嗽分为以下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麻黄、杏仁、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炙甘草。

【风热犯肺证】症见咳嗽频剧,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或稠黄,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芦根。

【风邪伏肺证】症见咳嗽阵作,咳伴咽痒,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畅,常因冷热空气、异味、说笑诱发,身无明显寒热。外感常诱发咳嗽加重或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滑。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方药:麻黄、紫苏叶、地龙、枇杷叶、紫苏子、蝉蜕、前胡、牛蒡子、五味子。或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炙甘草。

【风燥伤肺证】症见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淡豆豉、栀子皮、梨皮、紫苏叶、甘草。 


640.png

图片

↑中药制剂服用方便


4.患感染后咳嗽应该注意什么?

①尽量避免声嘶力竭地使劲、连续咳嗽,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黄脓痰等症状,请立刻就医。

②可适当多饮温水,以清淡、营养饮食为主,忌食油腻、煎炸、辛辣、生冷的食物,减少说话频率,保护气道。

③适当添加衣物,预防感冒,做好鼻部、手部卫生,及时清洁鼻腔分泌物,勤洗手,佩戴口罩,以免进一步刺激气道。

④病后加强锻炼,适当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均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大的情绪起伏,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友情链接: